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安平樹屋。

今天很特別,不是要跟大家說安平樹屋,而是要教大家用獨特的眼光來看安平樹屋。

這種獨特的眼光,我就把它叫做大小眼,也就是大眼和小眼。

大眼指的是用巨觀方式縱覽樹屋的時間和空間。

小眼則是以細究的態度去搜尋這個景點既特殊又不是那麼顯眼的地方,除非有人只給你看或講給你聽。

首先,進入巨觀模式,要請大家做兩種想像:

第一種想像,你是搭乘時光機來的。

第二種想像,你是一架空拍機。

        來到安平樹屋探索,想要了解這個景點的內涵,以這兩種想像去了解她,體會她的存在,這樣可以為你的探索帶來更深層的思考與價值觀的塑造。

 

        一般人到某個景點遊歷時,會從直覺上去看或觀察那個景點最顯著的特色,又或者是聽別人解說指出的特點。這是最省時省力的方式,不過,只是這麼作的話,實在有點可惜。

        你想想,我們都已經花了一段路程的時間來到這裡,為了看這個景點,在你生命當中,也許是花了一天的路程,也許是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無論時間長或短,她都在你的生命當中用了你的時間,若只是隨便走走看看,離開安平樹屋之後,回到家,能夠分享給別人的感受或貼在貼文上的內容,若只是轉載別人的解說或領悟,那麼花這一段時間,你所得到的就可能會像淺碟般不久之後灰飛煙滅或「阿不過就是這樣而已呀!」的記憶,這樣真的很可惜。

        要如何去觀察探索一個景點的內涵,用來提升自己的生活智慧與眼界,我覺得第一種觀點是巨觀。

        巨觀的兩個訣竅之一,是想像自己坐時光機來到這個景點。也就是從時間軸上去思索景點會形成這樣特殊景觀的因素。

        以安平樹屋為例。

 

        你可以想像一下這些老舊房子會有今天這樣的存在,是已經多久的時間了?是什麼樣的因素,造成她今天這麼獨特的面貌?

        所有的面貌形成,都有它必然與偶然的道理。如果你坐時光機到100年前的安平,你認為那時的安平樹屋是怎麼樣的景象呢?這些目前你所看到的榕樹,在當時只是一些小樹苗呢?或者根本就還不存在?如果只是一些小樹苗,那這些小樹苗是怎麼來的?

        如果這些樹苗在100年前還沒存在,那麼榕樹在這些屋牆上開始發芽的時間,會是在幾年前呢?

        說到這裡,請大家猜猜安平樹屋是先有樹後有屋?還是先有屋然後才有樹呢?你的答案是依據怎樣的觀察,或者是隨便猜猜呢?

        要回答上面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了解安平樹屋裡的樹是哪一種榕樹?這樣就會進入用微觀的方式來看榕樹,也就是用小眼看安平樹屋。用小眼看安平樹屋,你會想到:

這種樹有什麼特性?而因為這種榕樹獨特的本質,才會形成今天樹中有屋、屋中有樹的獨特風貌。

        再來,用巨觀方式,你會猜是先有房子後有樹的機率比較高(請看  安平樹屋之巨人的膝蓋 爬窗戶的八爪魚) ,而用微觀的方式,也就用小眼觀察榕樹是怎麼樣的生長方式(請看 榕樹哥倆好  榕樹的無用之用)。你就會了解到榕樹是一種具有流氓性格的樹,而且會分泌很特殊的物質等等。

         不過在跟大家分享用小眼來看安平樹屋之前,我們再講第二個巨觀的方式。

         想像自己搭乘時光機的方式來了解安平樹屋的歷史,也就是在時間軸上巨觀了安平樹屋的特性。

         而第二種巨觀方式是想像自己是一架空拍機,飛到安平樹屋的上方,去俯瞰安平樹屋以及樹屋周圍的整個大環境。

        透過空拍機的想像,你看到了:

        在樹屋北側,鹽水溪以北的台江公園南端,以及一望無際的紅樹林水域;往西看過去,你會有台灣海峽的想像空間;往東望,當然會看到大樓櫛次鱗比的台南市區;往南探尋,會看到西門國小、安平古堡、台南運河、安平港以及安平地區的民宅、湯匙山的古墓區等等。在這種的視野中,你得到某一種獨特的脈絡,帶你想像出安平這個地方,構成樹屋這種歷史與地理上所給予特殊條件的景點,這其中包含了樹屋的房子原來的功用是放鹽包的倉庫,因為靠近海邊,早期會曬鹽,鹽在安平甚至是台灣地區在歷史上某一個階段是屬於專賣的產品,用來儲放鹽包的儲藏空間就成為了做鹽相關生意的必要條件。第二,樹屋的位置是位於鹽水溪畔的一個碼頭區,因此由運鹽的船上把鹽包就近運送到倉庫的便利性,也成為安平樹屋當時房子所在地,在地理上必要的考量條件,畢竟在當時她靠近海而且也靠河道。

        這是以鳥瞰的方式,增加了自己對安平樹屋在整個大空間(大環境)上的理解,從而體會了樹屋形成的第一個必然性—德記洋行的鹽包倉庫。

 

 

        因此,讓我們再回到以時間軸的巨觀方式來看安平樹屋。

        你會繼續延伸思考安平樹屋從無到有,整個形成的時間到現在大概有幾年。

        曾經聽過有解說員對遊客解說,安平樹屋的榕樹大概有一百多歲了,但如果你從榕樹的生態去微觀安平樹屋的形成,加上你以巨觀的方式探究出德記洋行開始做貿易的時間以及後來停止營運了,倉庫廢棄沒人管了,你會知道樹屋的榕樹有一百多歲了,這樣的說法,其實是有誤的(安平樹屋之八爪魚)。

 

        下次我們就來講講,如何去微觀,也就是用小眼看安平樹屋的榕樹生態,來探究樹屋會從倉庫的腳色變成樹屋,其實之間還有個"安平鬼屋"時期,以了解到安平樹屋形成的第一個偶然性。領悟榕樹如何和老房子糾纏不清之後,說不定你就會感恩,好險你了解到榕樹生長的特點,因而提早拯救了你的居家安全。再由第二次從時間軸上巨觀安平樹屋如何由一處人聞變色的鬼屋(請看 安平樹屋之大蟒蛇)搖身一變為台南市觀光產業上的一隻金雞母,也許能激發一些你對自己未來前途的不同想像空間,從而讓未來的你感謝現在的自己。

 

如果這是你家的房子,窗台上冒出幾株榕樹苗,記得”好好照顧”它們,若干年後,你們家也可以開始收門票來讓人們參觀囉。

 

        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感謝大家專心的聆聽。

 

        我們下回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